目前我国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人才、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未来,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和发展机会。
一、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低空空域的放开拓展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空间。早在2009 年开始,我国就逐步有序放开了低空区域。在2023 年,我国针对规范航空器飞行等相关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航空器产业的发展。进入2024 年,相关文件的陆续生效,使得我国低空经济正式进入发展元年;其次,各地区越来越注重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利好政策。从这些政策的出台,再到各地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再到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状态与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革新发展;最后,就是产业体系越来越完备。低空经济产业包括低空制造、飞行、保障以及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发展至今,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并且作为一项新兴与未来产业,也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低空经济涉及飞行器制造、维修以及租赁等诸多领域,并且这些领域的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都相对较高。然而,对比低空经济产业整体来看,产业结构依旧有待完善。尤其是无人机制造、空中广告以及低空旅游这些产业的发展依旧十分滞后,并且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与链条。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企业缺少创新、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以及新兴领域拓展不足等导致。
(二)人才队伍需要建设
低空经济是一种具有技术密集特点的经济,因此对于高水准人才有着较高需求。对于该领域内的专业人才来说,需要掌握有关空气动力、民航、人工智能、空管以及航空等多个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这也使得低空经济延伸出了更多新生职业,并且需要更多专业人才作为支持。目前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内的专业人员更多源自于民航领域内的工作者。他们的知识结构十分单一,也缺少系统性的低空经济产业教育培训。如今,我国有限的人才培养更多是面向通航、航空以及民航这些领域,专门设立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的高校依旧不足。这也致使这一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面临阻碍。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在低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技术创新的不足逐渐成了限制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我国针对低空经济这一领域投入的技术研发相对较少,因此技术创新也明显不足。此外,就是我国在该领域内缺少充足的人才储备。这也致使相关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会面临重重阻碍。最后就是我国在发展低空经济产业过程中缺少一个完善的技术标准与技术体系,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造成了严重束缚。
(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目前,美国的民用机场总数量位居全球第一,私人机场则多达14500 余个,其中包括运动机场、农用机场、企业机场、水上机场、热气球场等多种。反观我国,机场总数则仅有520 个左右,由民航管控的机场仅有236 个。现如今,我国的通用机场、航空器配套以及无人机起降配套等硬件设备,以及空管系统、数据存储与应用系统、雷达系统等软件设备都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作者:荆思源)
上一篇:数字化与文旅融合的四大现实困境
下一篇: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